宏碁的供應商必須尊重勞工,採用對環境負責的製造程序,提供安全的工作條件。我們採行最新版本之RBA行為準則,內容包括:勞工、健康與安全、環境、道德規範與管理體系五大面向。宏碁對供應商持續進行社會與環境責任的現場稽核,根據供應商在RBA行為準則落實的情形與供應商的營運特性,以不同的方式進行現場稽核,透過不同的稽核模式,確實發現供應商在上述五大面向的執行缺失,要求供應商限期改善,持續提升宏碁供應鏈的社會與環境責任。
宏碁以風險評估結果做為現場稽核評估依據,我們審視供應商所在國家風險,製造流程與生產產品,先前稽核結果,也將利害關係人的關切重點納入考量,規劃年度稽核計畫。
2021年,共計稽核89家次,100%皆採現場稽核的方式執行。其中,新進供應商。施行的方式包括:第三方稽核(CMA 或 AMA)、RBA有效性稽核程序(VAP)、BSCI、SA8000以及評鑑審查等。我們鼓勵供應商,主動執行有效性稽核程序(VAP),以擴大稽核結果的使用範圍,提升整體行業責任與符合性。在2021年受稽核的供應商直接員工超過22萬人,接受面談之直接員工4,070人,超過八成採RBA有效性稽核程序(VAP)。總執行率為91.8%。
針對2020年RBA稽核總分低於120者 (滿分為200分),有10家列為風險較高之廠商,於2021年度再度施以覆核。實際到廠稽核為7家,另外有3家廠商,導入社會責任國際標準SA8000,並完成驗證。合計總覆核率為100%。
承上述說明,自2008年起到2021年累計稽核第一階供應商共達881家次。為有效提高供應鏈之執行落實性,自2017年起,要求一階供應商對其所屬下一階重要原料供應商,進行稽核前的風險評估。
歸納彙總後,高度風險占6%,中度風險為21%。共計稽核第二階工廠949家次。2021年起,進一步我們深化供應鏈執行度,將稽核活動推展進入第三階供應商,達成617家次的執行成效。顧及第三階供應商係屬試行推動階段,又適逢COVID-19疫情影響,部分稽核以問卷型式執行。
展望2022年,在COVID-19持續影響下,我們仍計畫對第一階供應商進行70場次現場稽核,涵蓋14萬直接員工,並對2,500位員工施予面談。且設定年度RBA現場稽核符合性目標為:勞工87%、健康與安全87%、環境95%、道德95%、管理系統95%。同樣的,亦會持續推動第二、三階供應商的稽核管理,以積極提升勞動人權與作業環境改善。
現場稽核發現不符合事項的比例依序為勞工、健康與安全、管理體系、環境及道德規範。
勞工人權主要的主要缺失為:工時與薪資相關問題,其他則是關於有害物質管控、潛在危險控制與供應商稽核管理之執行缺漏。
工時的缺失主要是:超時加班與少數人員長天期值班的問題。尤其在疫情持續延燒下,除了各地區勞動人力仍呈現流動性不足之現象之外,因原物料短缺與運輸遲滯的加成影響,致使人力彈性調度之需求成為新的高挑戰性課題。供應商普遍施行人力增額招募,來改善短期人力短期不足之現象。值此嚴峻的挑戰,部分廠商改採滾動式值勤,或培養多技能工的方式來提升人力調度彈性。而部分製造廠則持續性推動製程自動化設備,用以取代部分人力。
關於勞動薪資福利方面,主要問題在於社會保險的投保計算基礎需要調整優化。同時,亦須要對員工施予適當的保險相關教育訓練,以提升個人智識,配合投保作業之推展。在環境安全與衛生的缺失方面,主要是新設施與廠房調整所造成之設備護欄與靜電設施疏漏,需要予以全面查檢與增設,方能最大可能的消除職業災害發生之潛在隱患。在害物質管理方面,多係因為二次分裝時,安全標籤 (含括:危險化學品的標示、品名、成分、緊急處置方法、緊急連絡人與製造商相關訊息)資訊不夠完整,須予以改善。此外,化學液體在存放時未能妥善設置二次容器,以防止滲漏風險。在管理體系方面,供應商大多專注於原物料的供應鏈管理,往往疏漏了配套服務類的廠商,諸如:人力派遣、餐廳、保潔與保全…等。經過提示與引導,多能快速將其納入管理與輔導。
宏碁對被稽核之較高風險之供應商都會發出不符合事項矯正措施報告,供應商在收到報告後必須在30天內,提出書面的供應商矯正措施報告(CAR),由宏碁的稽核管理人員進行書面審核後,每個月持續執行改善追蹤,並在隔年的現場稽核進行改善結果的確認。針對稽核結果風險性較高之供應商,宏碁在採購策略上將採行適當調整與管理。於2021年度,針對VAP稽核評分低於160分或有發現優先不符合缺失之較高風險供應商共提列222筆缺失,截至2021年12月31日為止,已施改善對策並持續追蹤者已達222筆。其中包含優先不符合項共提列21筆缺失,業已全數提列矯正措施。
主要問題:
每週工作時間超過60小時;工人每7天內未休假1天
改善行動:
.加強多技能培訓,以提升人力替位之彈性
.推動管理主管問責制度,以降低管理疏漏造成人力耗擲,並提升最佳化排休機制
.設立高績效產出獎金,以高產出績效替代長時間工作
.添加生產線與增額招募,以解決人力流動性減損
.導入輪班滾動值勤制度
.導入出勤超時管控系統,追預警通報與追蹤功能
.添購自動化設備,降低人工倚賴
.制定《工時遞減計畫推進表》,人力资源跟進改善情况
主要問題:
正確計算工資扣除項,或代扣項向政府提交
改善行動:
.新進員工入職培训時,宣傳社會保險缴纳的意義及重要性
.鼓勵現職員工依法參加社會保險,確保所有員工都依法參保社會保險
.繳費基數嚴格按當地法規執行,並及時予以調整
主要問題:
不被迫、強制監禁、受契約約束或受束縛、拐賣或奴役的勞工
改善行動:
.體檢費由雇主負擔,以避免代墊與延遲給付的現象
.與醫療院所簽訂體檢合約,免費提供職工體檢
主要問題:
正確的設計、工程與管理控制及安全作業程序,控制工人會遇到的潛在危險
改善行動:
.施予墜落危險的可能性評估,適當的設計設防護欄杆
.安全梯之護欄與離地高度之設計與驗收規格需與法令接軌
.化學相關作業,皆須將靜電設施列入評核要項中
.風險性設施之安全鎖扣與警告標示列入定期巡查,以及時增添與補漏
主要問題:
採用合格供應商,對有害物質/廢棄物進行妥善的分類、貼標籤、處理、存儲、運輸和處置
改善行動:
.增添有害物質清運商,以改善有害物質清運時效
.有害物質成分表需列入更新與替換,並列入巡檢,以防脫落與錯置
.有害物質,依法配置二次容器,以防滲漏
.分裝瓶一律加貼所在地文字說明之安全標籤:危險化學品標示、品名、成分、緊急處置方法、緊急連人與製造商相關訊息
主要問題:
確保供應商執行RBA 準則的充分且有效的流程
改善行動:
.管理範圍過於狹隘。重新清查,並將勞務型態之供應商(例如:人力派遣、食堂、保潔與保全…等)羅列入供應商管理範疇
.建議有效的管控流程,以防止供應商自評報告及缺失改善報告提供不齊備